图书介绍

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
  • 高汉宾,张振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989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01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047页
  • 主题词: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实验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磁共振原理与实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核磁共振基础知识1

1.1 原子核的角动量与磁矩1

1.2 宏观磁化矢量2

1.3 磁感应强度、导磁率和磁性饱和6

1.4 核磁矩的拉莫进动、射频场和核磁共振7

1.5 磁偶极子、局部磁场和偶极相互作用9

1.6 磁化矢量运动方程与旋转坐标系14

1.7 铁磁共振21

1.8 线宽与线形22

1.9 分辨率26

1.10 灵敏度27

1.11 化学交换28

1.12 核电四极矩与核四极矩共振(NQR)31

第2章 化学位移38

2.1 化学位移38

2.2 化学位移标尺41

2.3 化学位移参考43

2.4 大分子的屏蔽常数47

2.5 影响13C化学位移的因素58

第3章 偶合常数82

3.1 自旋-自旋偶合(标量偶合)82

3.2 J偶合常数分类与Dirac向量模型87

3.3 磁旋比对偶合常数的影响与约化偶合常数90

3.4 H-H偶合常数92

3.5 C-H偶合常数99

3.6 C-D偶合常数114

3.7 C与其他核(19F、31P)的偶合常数116

第4章 弛豫118

4.1 磁化矢量的弛豫过程118

4.2 自旋-晶格弛豫119

4.3 弛豫定律121

4.4 自旋-自旋弛豫122

4.5 其他弛豫126

4.6 相关时间和谱密度函数127

4.7 弛豫机制130

4.8 T1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36

第5章 图谱解析150

5.1 自旋系统的分类规则150

5.2 近似方法解析图谱152

5.3 精确方法解析图谱159

第6章 脉冲傅里叶变换NMR谱仪185

6.1 磁体185

6.2 谱仪控制台186

6.3 探头和探头调谐187

6.4 磁场稳定度190

6.5 匀场194

6.6 连续波核磁共振197

6.7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199

6.8 FID和取样定理208

6.9 离散傅里叶变换214

6.10 脉冲激发220

6.11 相检波224

6.12 窗函数226

6.13 相位校正与基线校正230

6.14 样品旋转与旋转边带231

6.15 NMR测磁场强度232

6.16 NMR测油井234

第7章 理论计算工具236

7.1 密度算符236

7.2 积算符251

7.3 密度算符随时间演化254

7.4 用算符的对易关系式求密度算符的旋转变换公式261

7.5 密度算符旋转变换的矩阵表示265

7.6 在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射频脉冲作用下密度算符的演化268

7.7 核四极矩作用下的演化273

7.8 自旋量子数Ⅰ>1/2系统的广义积算符275

7.9 可观测磁化的算符280

7.10 升、降算符的积算符283

7.11 一些计算中有用的公式285

7.12 其他基算符291

第8章 表象理论305

8.1 薛定谔表象和海森伯表象305

8.2 相互作用表象309

8.3 应用扳转坐标系分析多脉冲实验312

8.4 计算多脉冲实验的平均哈密顿316

8.5 计算Bloch-Siegert位移321

8.6 平均哈密顿的其他应用323

第9章 脉冲序列设计方法328

9.1 构建同核实验脉冲序列的脉冲单元328

9.2 构建异核实验脉冲序列的脉冲单元330

9.3 选择性脉冲341

9.4 设计相位循环遵循的规则342

9.5 同核实验的相位循环设计方法354

9.6 异核多脉冲实验的相位循环设计方法367

9.7 左旋表示下设计相位循环的规则376

第10章 一维谱378

10.1 单脉冲一维1H谱实验378

10.2 一维13C去偶谱实验383

10.3 周期脉冲序列(α-TR)n一维实验385

10.4 谱仪各种指标的测试389

10.5 脉冲与射频功率的定标408

10.6 13C谱编辑426

10.7 经异核功能滤波的1H谱461

第11章 自旋回波和弛豫时间的测量471

11.1 自旋回波471

11.2 自旋回波J调制472

11.3 一般2脉冲序列的回波475

11.4 一般3脉冲序列的回波477

11.5 四极回波和固体回波481

11.6 倒转恢复法测量弛豫时间T1483

11.7 其他测量T1的方法488

11.8 自旋回波法测量弛豫时间T2492

11.9 其他测量T2的方法496

第12章 双共振498

12.1 去偶498

12.2 自旋轻扰509

12.3 核间双共振(INDOR)511

12.4 Overhauser效应513

12.5 电子-核双共振(ENDOR)518

12.6 极化和极化转移521

12.7 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CIDNP)523

12.8 核干涉双共振525

12.9 自旋回波双共振(SEDOR)527

12.10 核磁-核四极矩双共振528

12.11 光-磁双共振531

第13章 二维谱532

13.1 二维核磁共振532

13.2 二维谱共振峰的命名543

13.3 二维谱显示方式544

13.4 二维谱图形表示法545

13.5 二维谱分类548

13.6 二维谱实验的参数设置549

13.7 同核二维谱实验555

13.8 异核二维谱实验556

第14章 多量子跃迁559

14.1 自旋系统各阶量子跃迁数561

14.2 同核系统多量子相干的激发565

14.3 建立多量子相干的限制条件576

14.4 旋转坐标系中多量子相干的进动频率577

14.5 探测多量子相干的方法578

14.6 同核二维多量子谱584

14.7 多量子相干弛豫和弛豫时间的测量588

14.8 异核多量子相干的产生与探测592

14.9 多量子NMR的应用597

第15章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598

15.1 固体高分辨NMR598

15.2 粉末谱599

15.3 交叉极化(CP)604

15.4 魔角旋转(MAS)611

15.5 均匀增宽和非均匀增宽621

15.6 旋转回波与旋转边带623

15.7 消除旋转边带的方法625

15.8 多脉冲(MP)方法637

15.9 多量子(MQ)方法640

15.10 稀释自旋方法641

15.11 动态核极化(DNP)641

第16章 实用脉冲序列分析645

16.1 压制水峰实验645

16.2 普通二维谱实验657

16.3 用选择性脉冲做一维、二维谱实验730

16.4 用梯度场脉冲的实验脉冲序列766

16.5 测试蛋白质的NMR实验857

元素的NMR参数表992

常用物理常数表1002

参考文献10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