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第2集 81届-87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第2集 81届-87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1
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角度探讨阴阳协调的意义&吉凤霞1
论寒、热证与指端皮肤温度的关系&董子亮2
中药学专业3
中药药性理论的探讨&刘恩生3
试论“归经”&程振芳4
中医药与现代抗衰老学说&刘为民6
试论《千金翼方》中“采药时节”一节同《新修本草》的关系&林毅7
《本草衍义》的特色和历史价值&黄幼群9
益智中药文献学研究及初步实验观察&倪健伟10
宋金元时期药性理论主要成就初探&钟赣生13
芳香药的药性理论探讨及芳香化湿醒脾的实验研究&郭金龙14
方剂学专业16
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的机理&张年顺16
论桂枝汤调和营卫的作用&陈继良17
从归脾汤论“心生血”在临床中的应用&黄立珍18
论输转气机在湿温病治疗中的意义&顿宝生19
论四逆散所治之厥&宋经中20
《温病条辨》成方活用类型之研究&刘天君21
中医补血法的研究——从方药学角度结合病机理论探讨补血法的规律&谢鸣24
试论雷丰治时病六十法——《时病论》法、方、药之研讨&冯恩波26
补益肾精方剂的初探&潘晓明27
医圣张仲景遣药组方奥义初探——综论大黄在经方中的运用&沈潭29
《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补肝法&许文忠30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研析&汤淑兰31
论反佐&王瑞霞32
内经专业33
试论《内经》中几个哲学观点&陶广正33
《内经》“时脏脉”的探讨&杨传绪35
情志致病初探&严季澜36
试论中医预防学&秦玉龙37
生物节律与养生——《内经》时间养生学思想研究&刘宏阳38
《内经》“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探讨有关生命节律的初步整理和实验研究&郭霞珍41
《黄帝内经》形神观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见&刘为群43
论人体之气为天人感应的“中介”对人体之气本质的探讨之一&施君平44
论“时脏阴阳”为《内经》理论体系之核心&王剑46
伤寒论专业50
《伤寒论》二便证治的初步探讨&武岩50
试论《伤寒论》的体质观&张光华51
试论阳气在六经证治中的地位&吴凤全53
《伤寒论》“开有泄热”法辨析&王庆国54
论“阴阳自和必自愈”——第58条在《伤寒论》中的地位和意义&高飞57
论“少阳为枢”与柴胡剂的组方特点&姜元安59
寒热错杂证之研究——从《伤寒论》谈起&赵软金61
论《伤寒论》方剂的扩大运用&张志宏62
金匮要略专业65
论《金匮》方后自注的学术价值&陈恳65
《金匮要略》预防思想的初步探讨&乔模67
温病专业68
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对温病治疗的意义&宋乃光68
论下法在温病中的运用&李刘坤70
论分消走泄&陈长生71
温病清透法及其在内科急证中应用研究&辛松峰72
试论“凉散法”及其在部分内伤血热证中的应用&林殷74
论分消走泄是湿热病的基本治则&周长虹76
各家学说专业77
易水学派对脏腑病机学说的贡献&高春媛77
试论肝病的三纲辨治学说&李晓海78
试论金元以前脏腑病机诸说及其对易水学派的影响&陈文国79
论东垣学说的升降理论&彭建中80
明清命门学说的成就与贡献&程昭81
中医诊断学专业83
中医胸腹诊的源流及其诊法体系的整理&梁嵘83
脾气虚证及辨证规范的探讨&徐立84
论气虚致郁——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致郁证50例病案分析&江丹87
张景岳的诊祛初探&王新佩88
中医内科学专业89
论宣畅气机在温热病治疗中的作用&陈光新89
胃病治疗规律初探&王长洪90
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证治规律初探&侯平玺91
试论疏调肝木在调整脾胃气机中的应用&戴晓玲92
治疗温热病刻刻顾护胃津的临床体会&季秀芬93
试论肾虚寒实在尪痹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肖丹94
董建华教授诊治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探讨及其电脑专家系统的医理设计&郝瑞福97
中医儿科学专业100
论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江震声10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治研讨——附101例临床总结&史英杰103
针灸学专业105
十二经五输穴的辨证运用&张沁平105
八脉交会穴辨证应用及其理论初探&范光熙107
提插、捻转针刺基本补泻手法的临床实验研究&王家瑞109
任督生理病理及穴位临床应用规律的探讨&钟雷114
医古文专业117
本草名物训诂源流述略&王玉麟117
《素问》韵部研究&刘英118
通假论秦—汉竹帛书通假宇试析&黄作阵119
解剖学费专业120
海马的传人和传出联系&白丽敏120
电镜观察大鼠骨髓后角V层正常轴突终末及一级传人纤维溃变终末——针刺镇痛形态学研究&付立邦121
生理学专业122
滑脉的脉搏图特征再析和形成机理的研究&许隆祺122
中医辨证分型高血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寸口关部脉搏图&王强123
粉防己硷抗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李国彰124
当归醇提取物、槐定碱抗心律失常作用与机制的实验研究&尉中民125
青藤碱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探讨&刘泽生128
中医辨证分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及其寸口脉象与脉搏图&张卫建130
实验性芤脉的脉搏图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赵宇卫132
生物化学专业134
当归对乏氧白鼠红细胞中(In vivo)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的影响&刘庆莹134
“川芎嗪”活血化瘀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和TxA2/PGI2平衡的调节作用&秦为熹135
灵芝液对人(离体)和大鼠(整体)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的影响&王继峰137
川芎Ⅲ号碱对鼠肝线粒体功能与形态作用的研究&许正春139
泽泻抗血小板作用的实验研究&张常青141
茯苓提取物对健康人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水平的影响&汪根富142
联苯双酯生化药理作用机理的探讨&陈玲144
抗哀老中药复方对酶系统活性作用研究及药物对血小板CaM水平的影响&舒俊严146
苏合香主要成分桂皮酸抗血小板作用实验研究&周东鹰147
病理学专业149
“气血注射液”对家兔Masugi肾炎病变影响的初步探讨&郎振为149
活血化瘀药“川芎嗪”及“109A注射液”对家兔实验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曾升平150
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的建立及漏芦蜕皮激素和维生素E对模型细胞的影响——细胞增生,过氧化酯形成或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郭肇铮152
“益气活血方药”对家兔内毒素休克的影响&邹丽琰154
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1、平滑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和动脉硬化的关系2、漏芦对高脂血症家兔动脉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石方155
高脂血清对内皮细胞前列环素/血栓素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关系&汪建157
脂质过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实验研究——脂质过氧化作用对动脉壁平滑肌的影响;中药漏芦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机理的探讨&甄二真158
川芎嗪及益母草对家兔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刘正智160
昆明山海棠和薄益灵芝对家兔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赵仲生161
“心脉灵液”抗休克作用的实验研究——探讨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在休克发病中的意义,中药“心脉灵液”抗休克机理的研究&张爱民163
组织胚胎学专业165
实验性溶血性贫血对大鼠脾脏影响的组织化学研究&张颖165
“气血注射液”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其立体计量分析&牛建昭166
“清开灵Ⅰ号”对实验性肝损伤修复作用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测定&汪德文168
中药863对大鼠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保护作用定量组织化学及电镜细胞化学的实验研究&金永三170
药理学专业172
补气药掌参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李红172
药用昆虫学专业174
海南岛大劣按蚊染色体的研究和同工酶蛋白质的电泳分析&杨爱生17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175
心气虚实质以及“生脉散”作用的实验研究&郭鲁之175
心气虚”的左心室功能及“生脉散”作用的研究&史载祥177
“参芪注射液”对左室功能、血小板聚集性及前列环素样物质作用的研究&李维生179
补气中药党参、黄芪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柴枝楠181
初探中·医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认识及43例临床治疗观察&房长茂183
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的作用及机理探讨&陈俊杰184
气血相关理论研究——益气摄血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王征美187
气血相关理论探讨——益气活血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徐西189
中药化学专业191
白射干有效成分的研究&李应勤191
沙苑子化学成分研究&崔宝良192
缠绕党参、纹党参化学成分的研究&沙德智195
中药鉴定学专业200
大青叶的资源鉴定研究&李慧娟200
山豆根的生药鉴定和资源研究&窦金辉201
中药淫羊藿的生药学研究&梁海锐203
中药制剂学专业204
“心脉灵”注射液研究&段宗一204
“平肝熄风冲剂”的研究&王铮206
“通腑化痰冲剂”的研究&徐丽君208
“化痰通络冲剂”的研究&杜守颖209
医用日语专业210
关于医用日语里中医汉语词汇的结构特点和语法意义的研究&陈苏210
现代日本汉方医学文章中的拟声拟态词及其汉译&彭甫212
“気”的构造&任剑军214
热门推荐
- 3901147.html
- 2080847.html
- 1250503.html
- 1343997.html
- 336502.html
- 498857.html
- 568077.html
- 651496.html
- 2371762.html
- 511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2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1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4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8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