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
  • 朱迪斯·班杜拉一乌兹著;钱文;刘明主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4369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11584176页
  • 主题词:家庭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1

中文版序言 1

感谢 1

第一部分 幼儿评估导论3

第一章 幼儿评估概述 3

评估的目的 4

针对幼儿的法律规定 4

IDEA与评价 6

适宜性标准 7

评估过程的阶段划分 9

方案制定与干预 10

评估与联系 10

筛选 10

发展进程的评价 11

评估与评价的联系 12

评估过程中的家庭参与 13

对语言、文化和家庭背景的考虑 14

多维性评估的特点与性质 15

多种测量 16

多种技木 21

多种场合 22

多来源或多视角的信息 22

多个领域 22

现实性/作业评估模型 23

其他评估模型 23

多重目的 23

动态评估模型 24

功能性/适应性评估模型 24

基于游戏的评估模型 24

总结 25

第二章 家庭参与 26

以家庭为中心的实践 26

联邦法规 28

家庭参与的益处 29

信息源 30

最少限制环境 30

对家庭多样性的尊重 31

干预方案中的家庭投入 31

儿童的安慰与安全保障 31

家庭参与的水平 33

家庭资源、偏向及其所关注问题的辨别 34

以家庭为中心的访谈 36

家庭信息收集领域 39

家庭资源 39

家庭偏向 40

家庭所关注的问题 40

从家庭中收集信息的注意事项 41

信息收集方法 42

访谈法 42

问卷与测验工具 43

观察法 43

家庭参与的评估信息收集过程 48

分享家庭的故事 48

表露家庭的偏好、强烈的期望、优势和需要 49

实施评估 50

开展现实性评估 50

提出家长的偏向、资源和所关注的问题 50

一种生态文化的理论 51

生活常规 51

调适 52

以家庭为中心的评估与干预 53

个别化的家庭服务计划(IFSP) 54

个别教育计划(IEP) 55

IFSP和IEP的比较 56

总结 57

第三章 文化与语言多样性 58

联邦法规 59

文化观与家庭观 61

语言与沟通 62

儿童养育实践 62

家庭成员 63

健康状态/残障 64

儿童的语言能力 65

测查者的文化能力 68

文化特异性觉知和理解 69

文化觉知 69

测验的翻译和采用口译员的问题 70

评估工具的翻译 70

访谈的开展 72

高效评估的注意事项 74

测查者 74

和睦关系的建立与对家庭的逐步了解 76

测试环境的最优化 79

恰当地使用测验 80

恰当解释数据资料 80

评估方法和工具 81

其他替代性的评估方法 82

收集背景信息 87

使评估过程具有文化反应性 87

假设的形成 88

主动评估 88

信息分析与解释 90

结果报告 91

方案制定 91

总结 92

第四章 小组决策进程 93

小组方法 93

小组成员 94

多学科模型 95

学科内模型 98

跨学科模型 99

基本理念 100

跨学科小组成员的作用 101

角色分享 102

跨学科模型的组成成分 103

活动场所评估 104

跨学科评估示例 111

综合疗法 112

有效跨学科小组的标准 113

创设合作性小组 116

总结 117

第五章 评估经验 121

概述 121

第二部分 评估的基本注意事项121

评估涉及的成分 122

家庭访谈 123

个别评估 123

观察 126

游戏评估 127

幼儿的评估 130

幼儿 130

环境 131

评估者 133

家长/照料者的支持 134

总结 136

观察:特征及注意事项 137

第六章 行为观察:质的方法 137

观察的优点 139

注意事项 139

质的方法 140

对质的方法的一般思考 140

指导原则 141

质的观察技术 141

观察的重要成分 143

身体发展特征 144

气质和行为方式 145

交流和交往方式 146

问题解决和学习风格 147

适应性行为 149

幼儿发展中的问题 150

分离问题 151

自主 152

活动水平和注意保持 153

总结 154

第七章 重度障碍幼儿的评估 155

概述 155

评估中的特殊问题 156

标准化评估 157

评估小组和会聚性评估 158

任务分析 158

针对特定障碍的调适 160

运动(或神经运动)障碍 160

视觉障碍 167

听觉障碍 172

聋-盲双残幼儿 178

情绪/行为障碍 179

自闭症 186

发展/智力落后 196

健康不良 198

总结 202

第三部分 评估过程的阶段205

第八章 特殊儿童的发现、筛选和鉴别 205

特殊儿童的发现 206

特殊儿童发现的相关法规 206

特殊儿童发现的策略 206

追踪 209

筛选 210

筛选的基本原则 211

筛选的实施 215

工具的精确性 216

筛选工具的选择 218

筛选方案的评价 221

总结 221

第九章 基于常模的评估 223

诊断过程 224

全面评估的规定 224

适宜性定义 225

测验的标准化 226

目的与说明 226

常模组 227

常模测验的分数类型 229

测验信度 232

测验信度的评估 234

测验效度 237

内容效度 238

指导效用 238

准则效度 239

结构效度 239

效度的评估 240

常用的常模参照测验 241

常模测验的优点 242

常模测验在幼儿评估中的使用 242

注意事项和局限 244

与家长讨论评估结果 246

结果讨论的议程 248

总结 249

第十章 针对教学计划的课程性评估 252

课程性评估的目的 253

课程性评估的类型 254

课程参照量表 254

课程嵌入量表 254

课程模式 255

发展里程碑模式 255

功能性/适应性模式 256

互动/相互作用模式 257

认知-建构主义模式 257

实施课程性评估的注意事项 258

教学方案的相容性 259

以家庭为中心的评估 259

多维度评估 259

小组评估 259

儿童的发展年龄 260

发展领域的评估 260

年龄匹配和功能性常态标准 261

针对残障的调适 261

小跨度 261

形式及其功能 262

评估结果转化为方案计划 263

优势和需要的剖析 263

记录系统 263

可行性和成本效率 263

课程性评估的干预系统 264

基于活动的评估和干预 264

基于游戏的评估 265

评估和干预间的关联 267

课程性评估的例子 268

测评课程性评估 268

现实性 268

合作性 269

会聚性 270

公平性 270

敏感性 270

一致性 270

优点和注意事项 271

优点 271

注意事项 271

评估实施的实用技巧 272

购物单法 273

提示卡法 274

评估结果 278

团体评估 278

总结 281

第十一章 生态评估 288

生态评估与行为评估的观点 289

什么是生态评估? 289

生态结构的重要性 290

生态评估的理论基础 291

生态评估的实施 293

自然状态 294

观察记录方法 294

记述性描述 294

轶事性记录 295

流程式记录 296

简要记录 297

样本描述 297

检核表和评定量表 298

评估的情境 301

环境的静态和动态特征类别 302

已发行的环境评估测量实例 304

将生态评估整合到评估进程之中 305

总结 309

第十二章 行为评估 311

行为框架的重要性 312

行为评估的理论基础 312

行为评估 313

行为观察的记录方法 314

数据收集的行为方法 314

轶事性报告 315

永久性作品样例 317

任务分析记录 317

观察记录系统 319

功能性行为评估 323

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目标 323

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法律规定 324

行为功能的发现 325

功能性评估的技术 326

直接观察 329

功能分析 333

总结 334

第十三章 方案评价 336

方案评价的目的 337

儿童的结果 338

方案操作的功效和质量 338

当事人的满意度 339

评价的方法 339

形成性评价 339

总结性评价 339

评价模型 340

目标达成模型 340

以输入为判断依据的评价 341

以输出为判断依据的评价 343

自然情境或质的评价模型 344

决策促进的评价模型 344

三阶段评价 345

输入评价 346

过程评价 349

输出评价 349

质的评价计划指标 352

实用性 353

灵活性 353

符合规定性 354

技术完备性 354

制定方案评价中的注意事项 355

方案评价的开始阶段 356

干预和方案评价的关联 364

以长期目标和具体目标为基础测量儿童的进展 365

以周训练目标为基础来测量儿童的进展 365

以方案目标为基础测量儿童的进展 367

现有的评估-干预-评价系统 367

总结 369

第四部分 发展领域的评估373

第十四章 认知发展的评估373

什么是认识 373

认识发展理论 375

发展理论 376

行为理论或功能理论 376

信息加工理论 377

社会学习 378

认知阶段理论 380

评估技术和工具的选择要点 385

年龄差异 386

儿童的特点 388

年龄范围 388

多领域或单领域 388

评估方法 389

传统方法 389

课程性量表 396

顺序量表 396

作为替代方法的游戏 398

评估信息与干预的关联 402

总结 402

第十五章 交流评估 404

亲子交往 406

儿童评估 409

认知发展 411

游戏发展 412

动作发展 412

儿童评估工具 415

言语和语言的全面评估 418

对婴儿交流妥备性的评估 418

现实性评估 420

总结 421

第十六章 社会和情绪发展评估 422

纵向研究方法 424

对全面评估的一般认识 424

自然场景 425

儿童的个人特征 426

儿童评估方法 427

评估的儿童个人特征 427

有关一般评估程序的注意事项 430

功能性的发展方法 430

社会发展 431

成人—婴儿交往 432

社会交往评估 438

社会交往评估维度 438

社会交往评估程序的注意事项 440

评估水平与技术 441

社会表现的评估方法 441

基于表现的多重测量评估 446

轶事性资料收集 446

问卷 447

社会交往的直接观察 447

行为评定量表 448

社会测量评估 451

课程性评估 452

常模参照评估 454

社会—情绪评估信息的使用 457

总结 458

感觉动作与知觉动作评估 459

第十七章 感觉—动作发展评估 459

婴儿期感觉动作技能的发展 461

新生儿 462

出生至3个月 463

4至6个月 464

7至12个月 465

12至24个月 466

24至36个月 467

36至48个月 468

48至60个月 468

评估 469

感觉加工过程的评估 470

动作技能的评估 476

包含感觉动作领域在内的一般发展状况评估 478

总结 491

第十八章 适应性行为的评估 493

儿童早期适应性行为的定义 495

学科间的适应性行为评估 496

评估的注意事项 496

不同场景中技能的普遍性 496

文化情境 497

层级顺序 497

低频行为 498

行为链 498

发展性量表 499

评估适应性行为的方法 499

标准参照的适应行为量表 501

常模参照评估 504

生态调查表 507

亚领域内的评估 508

自我照料 508

社区生活的自我满足 509

个人—社会责任 510

社会调节 512

生存技能评估 514

选择干预目标 517

总结 517

索引 519

热门推荐